




郑文树/摄
6月7日下午,汕头市水仙小学的孩子们相聚在艺术教室里,“潮剧进课堂”活动准时举行。这是本学期最后一堂课,广东潮剧院国家二级演员、潮剧导演汤丽娟老师作了精心安排,圆满结束最后一堂课。
首先,汤丽娟老师准备了有趣的互动环节,她教同学们“戏曲手势数字操”,即用戏曲的手势方法演绎数字1至10,孩子们非常感兴趣,一边跟着老师念节拍,一边跟着比划,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,其乐融融。
接着,同学们欣赏了由汕头市潮剧团青年演员林利雄、欧彩纯、谢晓梅带来的潮剧传统剧目《苏六娘》中的两个折子戏《杨子良讨亲》和《桃花过渡》。《杨子良讨亲》讲述的是杨子良偕同乳娘前往揭阳荔浦村苏家讨亲,一路赏景对答,妙趣横生。《桃花过渡》讲述的是苏六娘爱婢桃花奉员外安人之命前往西胪报讯,过江时与渡伯对歌的情景。充分表现了桃花聪明伶俐及渡伯善良风趣、热心助人的性格特点,富有人情味和地方特色。演员带妆演出受到同学们热烈欢迎,他们精湛逗趣的表演方式赢得阵阵掌声。
这堂课汤丽娟老师还给同学们介绍了潮剧乐队的文武场(畔) 。戏曲乐队由管弦乐和打击乐组成,传统场面中,管弦乐队被称为“文场”,打击乐队被称为“武场”,合称“文武场”。不同的声腔剧种有不同的主奏。文场常用于以唱功为主的文戏,为演员的唱腔托腔伴奏、除此之外,还用来演奏过场音乐,如渲染戏剧气氮的器乐曲牌,以及演奏句间或乐段间的过门等。武场因多为打斗的武戏伴奏,而得名“武场”。
“潮剧进校园”活动的开展是水仙小学进入新时代提高学生成长核心素养、国学特学教育的一种新举措。通过一学期6节课的学习,同学们认识了潮剧,了解了潮剧的四功五法、表演唱腔特色、潮丑、花旦的艺术特色等,受益匪浅。水仙小学校长姚咏絮代表师生感谢老师们的精彩讲座和辛勤付出。她表示,“潮剧进校园”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欣赏了潮剧表演、了解了潮剧常识,而且增进了同学们对潮汕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,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,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。